Monday, January 16, 2006

【閱讀筆記】博物館的文化政治解剖學

◆ 閱讀文本: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London: Blackwell. 1991. 1-85.

Lefebvre以空間的實踐(spatial practice)、空間的再現(representations of space)、以及再現的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三個相互連結的概念來探究空間之產製。空間文本乃是由再現的符碼形塑而成,空間符碼不僅導引我們如何閱讀或詮釋該空間,更進一步地指示出哪些行為才是合宜的空間實踐。再者,空間的再現中介了意識型態與知識,使得空間符碼及其所隱喻的意識型態有可能強勢地主宰我們使用空間的方式。

以博物館之建制化為例,博物館不僅具備蒐藏、保存、研究、展示、教育與娛樂等功能,同時也可作為知識管理與意識型態再現之媒介,空間產製者利用博物館的展場規劃、參觀動線、展示物件、以及遊走其間的觀眾等符碼,將世界轉化為一種敘事,其敘事框架策略性地操縱觀者的解碼。是以,博物館作為一文化保存與知識建構的機構,掌握展示物件的詮釋權,並進而形塑、強化特定的意識型態和文化認同。

博物館的專業主義呈現在兩個面向上,這些面向也正是我們在探究博物館之空間產製時必須加以質疑的。首先,關係到文化資產的界定問題,是由哪些人來界定何謂文化資產?哪些物件有資格進入博物館?篩選的標準為何?文化資產的界定是否反映出某種既定的意識型態和價值觀,當物件被擺置入博物館,即歷經一重組的過程,物件脫離其原始脈絡,且在一凝止的時空中疏離化、陌生化、藝術品化了,遂成為眾所凝視的焦點。故藉由展示,灌輸觀者其所觀看到的乃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物件,進而塑造集體記憶和文化想像。

其次,展示的物件所欲傳遞的意義為何?詮釋權握在哪些人手上?哪些外在線索介入並主導了詮釋的策略?一般民眾進入博物館後,不少傾向透過導覽專刊的說明文字、語音導覽或學者專家導覽等方式,以協助自身領會展示物件之要義與內涵,然而,如此一來,觀者便失去主動的詮釋權,況且一味倚賴博物館導覽員、策展人等專家提供專業的解說,恐難以跳脫博物館展示的論述權力及意識型態。Bourdieu亦指出博物館乃是菁英階級積極推動的文化機構,旨在透過界定「通俗/高尚」的品味,區隔階級,達成社會分化的效用。即便博物館門票低廉,中下階層的民眾足以負擔參觀費用,但卻因為不具文化鑑賞和藝術解碼的能力,故必須仰賴博物館裡的指南和導覽,才可能透視藝術品之隱含義。

儘管博物館之專業主義似乎有壟斷知識和詮釋權之嫌,我們仍須留意一點,亦即觀眾並非全然被動地接受他者賦予物件之意義,觀眾乃是具有自主性的主體,其主體能動性體現在可自由安排參觀時間、觀展時可不依循參觀動線、依憑個人經驗主動建構展示物件的象徵意義等層面上。若將參觀博物館比擬為自助旅行,觀者化身為具有流動視域的漫遊者,將博物館視為一開放的文本,無論是展場氛圍、真實物件的靈光、或是行走於其中的其餘觀眾,皆可作為觀者解讀時的線索,故透過參觀的互動經驗,觀者得以參與建構展示之意義。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