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6, 2006

【閱讀筆記】風格消逝的年代

◆ 閱讀文本: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Ⅱ). London: Verso. 1992.

Lefebvre主張以「需要理論」(a theory of needs)作為日常生活批判的理據,
他將人類定義為「需要的存有」(being of need),並且建構一個以需要與需要的世界(the world of need)為基礎的理論。此理論試圖顯示人類及其意識如何透過需要、欲求(want)、以及欲求的意識(the consciousness of want),藉此將自然、童年、一整個魔幻的童話仙境、懷舊情結和悔意遺留在一旁。再者,人類必得經驗需求及欲求交織的情感結構,品嚐過實質的匱缺和剝奪,個體之意識和自由方能獲得救贖,找到行動的路徑。將需求定義為欲求正是人類探索世界之可能性的源頭,藉由創造需求和欲求,在兩者之間悠遊、取決,使之成真,人類因而邁入歷史的管轄。

Lefebvre認為真正的問題在於「一般的需要」(need in general)是如何轉換為「這個或那個需要」(the need for this or for that)。社會經驗提供了片刻且多層面的欲望,以及促使人類形成欲求的動機。Lefebvre並且指出以「數量」來計算需要,以「品質」來度量欲望是過於簡化的二元劃分法。事實上,需要與欲望之間存有一種循環的辯證關係,欲望確實不同於需要,起初,每個欲望皆以根本的需求為其核心,然而,後來欲望為了滿足真正的需要以及欲望本身,遂歷經一段社會化的旅程,演變為另一種需要,此種需要的變貌有別於人類基本的需求,它是在外在世界中被建築起來的,其中不乏被撩撥的成份。是故,日常生活被殖民了,消費主義促使人類欲求不滿,而此深層的不滿足則導致了人類的異化。

消費社會中,消費者的物慾被一套說服機制所推動,包括誘人的廣告、鼓動三吋不爛之舌的銷售員,或是人們為了跨越社會聲望的門檻,因而企圖透過消費以達成文化品味上的社會區隔。Crang(2003)認為,「大眾消費形成了人們據以實現生活意義,以及他們與世界之關係的主要脈絡」(頁181),故人們得以根據其個體經驗、文化資本、社會脈絡等線索,將物件銘刻上專屬於個人的內在意義,藉此打造其形象與階級結構。然而弔詭的是,全球化的消費時代下,生活風格的提倡同時也面臨生活風格消失的難題。儘管消費者意欲藉由商品來標誌自身的品味,甚至是展示其社經位階,全球化的品牌行銷卻也使得大眾消費日趨均質化,譬如一旦「無印良品」的傢飾或日常用品大舉攻佔個人住宅,一旦極簡風成為一股風尚、一種生活美學、一道精神象徵,消費者如何在「使用」商品的過程中,進行被動的抵抗(passive resistance),創造個人化意義?如何在極簡的概念之外,主動形塑另類的思維?
此外,消費社會的另一謀略是將消費與休閒的界線模糊化。以「市集」(fairs)為例,「這個空間形成於日常生活的縫隙之中,脫離正常的規則,並且分離出來,可稱為『臨界』(liminal)空間。…市集的時空提供了荒誕狂歡(carnivalesque)行徑的場合。這種行為顛覆了社會的正常規則,讚揚踰矩過度與炫耀性消費」(Crang,2003,頁161)。例如每年年關將至,台北迪化街便洶湧入大批人潮,形成一幅熱絡的買賣景象,豐足的年貨、沿街的叫賣聲響以及採買的人們,將街市妝點得宛若一場歡暢的嘉年華般。不僅是市集空間,富麗堂皇的世界博覽會、光鮮絢爛的百貨公司、以show girl招攬人氣的電腦展等空間,也都透過新的視覺消費形式,模糊了消費與休閒的邊界。


參考書目: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原書:Mike Crang. [1998].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No comments: